星期六, 5月 15, 2010

對「諸法實相」的嶄新見解

對「諸法實相」之解讀或演繹又到了一個新層次,以另一切入點「一心三觀」或「中觀」論述或探討會比較具體易明。

人們以「非空非假非中」或「即空即假即中」來探討或了解事物本質(空)與現象(假)之間的關係,普遍主流佛教觀點偏向空性,即妙有,俗語即真理,人的價值取態偏以「善性」理解「空」。但若然其定位放置人與人之間所發生的事件的層次探討,人理解一事的正確性,則從事情的經過(假)探究其來龍去脈的真相(空)時,則其取態沒善惡之分,實屬中性。何解呢?

一件事情的發生是因緣和合而成,其前因後果有不同人參與其中。打譬以推銷iphone而言,其創新性、方便性、趣味性能觸發人類改變其生活模式以至價值觀,現在無人不歡iphone(除了某些死對頭或其他手機偏好的人士例外,假設人們只著重其工具性或實用性而言)。要成功,實在需要當中的開發者、設計者、策劃者、推銷者各種人的時代智慧觸角才成就之。當中若出現某些特大安全漏洞時,如個人資料會自動向全世界分享。究竟其責任在哪呢?是對手玩陷害?還是程式開發者疏忽大意呢?又或是傳媒大做文章?更甚是陰謀論式的其他唔妥美國佬的國家政治表態?

我相信一般來說,人們只會透過傳媒的報導去了解「真相」或以訛傳訛,人云亦云中知悉「事情始末」,有些人以為自己已掌握真相,但即使你通過幾種不同渠道了解過「真相」,但事實又是否真的了解清楚,而真正可以避免到妄斷、偏見呢?當中的善惡價值判斷的界線事實上很模糊,這只有相對的真實,沒有絕對的真理。問題是人們的評論中肯(或成熟)與否,我相信很大程度上取抉於不偏執某家某派之言或沒有證據的流言,持中立的態度來作暫時的結論,而非最終的總結。因為事情還未有確實證據或相對客觀(不同人士的合理性推演後)的定論,無時無刻也在變化中,人們不應執拗之。這就是格魯派一向採納中觀應成派之「中觀」(即自性空)的見解。

不過最初愚的了解其理論立場時,認為它偏向乜叉皆空,反對中觀自續派(中觀+唯識)持妙有之觀點,氣量有點兒過於小氣。但後來細想,若以事件的層面來認知「諸法實相」,它又實屬沒有偏頗的立論。始因它在批評覺囊派所提倡的「他空觀」(即世俗諦假有,勝義諦〔佛性〕妙有)時,堅持對方的錯誤性,甚至危險性。這當然是格魯派沒有承認/隱瞞妙有的佛智(以文中事例而言,則是指第六識轉化後的妙觀察智)而言。

結論是以事物而言,當中實在有斟酌之處;若轉而以事件而言,又有其道理所在。此乃演繹上的吊詭之位!